A+ A-
A+ A-

“那时的林耀东,连饭都吃不饱。”

“直到有一天,他在缅甸遇到了一个老外。”

“那个老外给了他一个选择——要么继续过穷日子,要么铤而走险。”

“林耀东选择了后者。”

直播间的气氛凝重起来。

“从最底层的运毒者做起,他用了整整五年时间,爬到了中层位置。”

“又用了三年,成为了金三角最大毒枭的心腹。”

“最后,他用了两年时间,取代了那个毒枭的位置。”

弹幕再次爆发。

“我的天!这特么才叫励志故事啊!”

“黑化的剧情就是带感!”

“李远牛逼!把共同致富写成黑道崛起!”

人气数据疯狂上涨。

七十万。

八十万。

八十五万。

最终停在了九十万这个惊人的数字上。

评委室内,气氛有些凝重。

刘何平坐在真皮沙发上,眉头紧锁。

他看着直播画面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。

王朔吐出一口烟圈,眼神闪烁。

“这小子真有种,敢把共同致富写成黑道崛起。”

徐峥摘下透视,轻轻擦拭。

“但不得不说,这个转折写得很妙。”

“从一个穷苦农民到金三角大毒枭,这个过程居然一点都不突兀。”

王朔掐灭了烟头。

“确实,每一步都写得很合理。”

“穷人选择犯罪的心理,他拿捏得死死的。”

刘何平突然开口。

“就是不知道,这样的故事最后该怎么收场。”

王朔转过头。

“别那么悲观,说不定这小子能给我们一个惊喜。”

“这种绝境逢生的故事,往往最能激发创作者的灵感。”

徐峥忽然笑了。

“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?”

“林耀东从金三角回来后的装扮。”

王朔眼睛一亮。

“从西装革履变成中山装布鞋。”

“这种转变才最恐怖。”

“表面越是平和,内心就越是汹涌。”

刘何平突然坐直了身体。

“等等!还有一个更关键的细节。”

“李远特意提到,林耀东戴的是无边框透视。”

徐峥瞳孔微缩。

“无边框......”

王朔一拍大腿。

“我明白了!”

“这是在暗示林耀东内心的无边无际!”

“就像他那永无止境的野心!”

刘何平陷入沉思。

一个简单的透视细节,却蕴含如此深意。

这个年轻人的笔力,确实不容小觑。

难怪直播间的弹幕如此疯狂。

他看着屏幕上持续飙升的人气数据,心情愈发复杂。

这样的故事,究竟会带领观众走向何方?

演播室内灯光璀璨,空调冷气却让人如坐冰窖。

冰冰端坐在评委席上,端庄的妆容下掩盖不住眼中的困惑。

她下意识地扯了扯身上的西装外套,感受到一丝微凉。

“为什么李远会给林耀东设计一副无边框透视呢?”

这个问题在她心里盘旋许久,如同一根细小的刺,让她无法忽视。

作为一名拥有十年经验的专业主持人,她深知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一个演员的实力。

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道具选择,却让她隐隐觉得其中另有玄机。

坐在她右手边的于正一言不发,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,时不时轻轻点头。

那副故作深沉的模样,仿佛在思考什么人生哲理。

冰冰用余光瞥了他一眼,作为常年合作的搭档,她太了解于正的这副表情了。

每当遇到自己不懂却又不愿意承认的问题时,于正总会摆出这副姿态。

“这个问题,我想请教一下几位评委。”

冰冰微微一笑,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评委。

于正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,显然没想到冰冰会突然将这个话题摆上台面。

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,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掩饰内心的不安。

刘何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,他激动地将身子微微前倾。

“这个问题问得好!”

他用右手推了推自己的黑框透视,整个人的气质瞬间从温和的学者变成了热情的艺术家。

“李远给林耀东设计的这副无边框***,简直就是神来之笔!”

刘何平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赞叹。

“这个设计背后,蕴***深刻的角色理解。”

他的右手在空中比划着,仿佛要将自己的理解具象化。

“你们想想,普通透视的框架是不是给人一种束缚感?就像一个固定的框框,把人的视野***在里面。”

“但无边框透视却完全不同,它给人一种开阔、自由的感觉。”

“这恰恰契合了林耀东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——他从不甘心被任何规则所束缚,总是想要打破常规的***。”

刘何平说到兴奋处,双手的动作愈发生动。

“而且,无边框透视的透明感还暗示了这个角色的老谋深算,他能看透很多事情,但又不会轻易被人看透自己的内心。”

“这种若隐若现的气质,正是林耀东这个角色最迷人的地方。”

冰冰听得连连点头,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。

“没想到一副普通的透视,竟然能蕴含这么多层次的含义!”

她由衷地感叹道,心中对李远的敬佩又增添了几分。

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开了锅。

“***,这也能解读出这么多门道?”

“李远牛逼!连道具都这么用心!”

“这才是真正的演技派!不是那些只会靠脸的小鲜肉!”

于正看着满屏的弹幕,内心的不适感越来越强。

“会不会是我们过度解读了?”

他终于忍不住开口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以为然。

“也许李远就是随便选了副透视,我们何必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呢?”

此话一出,演播室的温度仿佛又降低了几度。

王朔缓缓转过头,目光如炬地盯着于正。

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看穿人心。

“于老师,你这就有点外行了。”

他的声音不大,却字字砸在于正心上。

“在专业的剧本创作中,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。”

“这就是文艺创作的魅力所在。”

直播间的人气在这场争论中不断攀升,眼看就要突破一百万大关。

弹幕更是密集得几乎要盖住整个画面。

“支持王朔老师!”

小说《我靠观众情绪值成为编剧之王》 第14章 好好好,这叫共同致富是吧(2041字) 试读结束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