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晋大概也心里有愧,便封了她为翰林学士,主要就是负责拟写圣旨。不过赵晋极少下旨,所以孟星辞的职责和大殿里的花瓶一样,负责赏心悦目。
突然,一道撕心裂肺的声音响起:“雁回关军队臃肿,兵力过剩,理应裁军!”
孟星辞诧异地看向了说话的大臣,心里默念一句,勇气可嘉。
喧闹的大殿上顿时一静,过了一会,吏部尚书站出来说道:“启奏皇上,绥远县县令告老还乡,绥远县还缺一名县令。臣等思虑再三亦未有合适人选,还请皇上示下。”
绥远县就在雁回关,不过因为镇守雁回关的是定远侯,位高权重,绥远县县令被压得形同虚设。再加上雁回关偏僻贫穷,更没有人愿意去。
孟星辞兴致勃勃地想到,不知道哪个倒霉蛋要去这鸟不拉屎的地儿。
“孟爱卿。”赵晋开了口。
朝廷里姓孟的大人也不是只有她一个,所以孟星辞并没有反过来是在叫她。
赵晋好脾气地又道:“孟探花。”
孟星辞茫然地眨了眨眼,本能地站出来道:“臣在。”
这还是孟星辞第一次在早朝时开口,她听到赵晋温和的声音:“孟探花博学多才,堪当大任,朕便封你为绥远县县令,即刻赴任!”
孟星辞:“……”
原来那个倒霉蛋竟然是她!
关她什么事!先是夺了她的状元之位,现在还要让她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,狗皇帝还能更过分吗!
赵晋想了想,又温声说道:“孟探花一手妙笔丹青,朕至今记忆犹新。此次为自己拟旨,也算是一桩佳话了。”
把她发配边疆不够,还要她自己写圣旨!
孟星辞的拳头硬了,嘴里却很诚实:“臣谢皇上恩典。”
下了朝,孟星辞顶着诸位大臣同情的目光被赵晋召入了御书房。
赵晋一身黄色龙袍坐在椅子里,相貌俊雅,气质清贵,正端看着手里的奏折。
孟星辞走进来行了礼,赵晋微微一笑:“孟探花不用多礼。”顿了顿,他语气里带了笑意:“孟探花怪朕了吧?”
孟星辞言不由衷:“臣不敢,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。”
赵晋放下手里的东西,“朕在看孟探花殿试时写的文章,按朕的意思来说,此文真当作状元之才。只是……”他叹了一口气:“就算是皇上,也有无可奈何啊。”
孟星辞撇嘴,她又不是皇上,他的无可奈何关她什么事?为什么要牺牲无辜可怜的她?
“朕希望你能做到你当日所写的。”赵晋说着,一双深邃的眼睛便对上了她:“孟探花,你可不要让朕失望。”
孟星辞一怔,抬起头对上了赵晋的目光。赵晋眼神认真,带着些许鼓励和信任之色,让人心生澎湃之情。
孟星辞神色激动:“臣一定幸不辱命!”
赵晋还没欣慰地点头,孟星辞又道:“不过为了不辜负皇上的期望,还请皇上给臣些许支持!”
赵晋心里一颤:“你,你想要什么支持?”
孟星辞略一思索:“绥远县地处偏远,物资匮乏,税收年年倒数,臣去了,只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……”
孟星辞的话音未落,赵晋连忙说道:“要钱可不行。”
孟星辞:“……”
孟星辞眼神沉痛地看着赵晋,赵晋轻咳了一声,表情比她还沉痛:“这,国库空虚。”顿了顿,他又道:“孟探花也不缺银子吧?”
说不定比他这个皇帝还有钱,孟星辞出身江南世族,乃长房嫡孙。
孟星辞现在住的就是在荣华街上一栋三进的院子,据说是在孟星辞启蒙的时候家族就给备下的,府里几十个下人只伺候她一个。在一众穷翰林小官儿中十分显眼,赵晋都颇有耳闻。
孟星辞炫富被人嫉妒了,便道:“听闻御膳房的御厨厨艺精湛,皇上赐臣两个御厨,到了绥远县臣有大用!”
什么大用?是给你做饭吗?
赵晋瞪着孟星辞,偏偏孟星辞一脸认真地看着他。
“行,行吧。”赵晋勉为其难地说道。
反正不花银子就行。
孟星辞又腆着脸说道:“啊,对了,臣上次吃过宫里的点心,味道也十分不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