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楚怀瑾目光直视前方,眸色幽暗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
公主今日到此,不会只是为了与臣讨论戏文吧?

自然不是。

那......

见他问到点子上,赵宛玉也不再拐弯抹角,做我的驸马。

为何是臣?臣的声誉狼藉不堪,恐有损公主威仪。

楚怀瑾看着眼前这个才及笄的少女,一时愣神,帝王家的女儿果然天生自带威仪,加上这冷艳冠绝的气质,实在不太像个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。

这你不必管,你只需回答本公主愿与不愿。

男人原本晦暗的眼眸划过一抹光亮,随即唇角微勾。

正好!

她是北周长公主,若借她的势,守住王军便从不可能变成了有可能!

只要长阳王军队能得长公主庇护,那就不会这么快被皇帝赶尽杀绝,那么日后翻盘,他重回东州那片土地将指日可待!

如此,臣便恭敬不如从命,高攀公主了!

............

第二天,皇上派人叫赵宛玉进宫下棋,赵宛玉知道是东辽老皇帝的死讯传到了宫里,皇上要找自己商量事情。

商量出使东辽的人选。

那东辽就是个漩涡,前世出使东辽的是三皇子,三皇子本可和太子争夺皇位的,但因去了东辽便一蹶不振,这才让太子顺利登基。

太子登基后,自己的噩梦便开始了。

今生,她决定劝说皇上,让太子出使东辽。

不急,这才是她让太子踩的第一个坑,这种坑,后面还多的是。

刚走到养心殿外,看到一个有些熟悉的背影离开,却是前往储秀宫的方向。

进殿后,便看到皇上赵淳乐滋滋的对她说,哈哈哈,宛玉啊,你眼光不错,给自己挑了个好驸马。

朕刚召见了楚怀瑾,他下棋的本事,不逊于你啊!

来来来,陪朕再酣战几盘!

楚怀瑾?

他怎么也来了?

赵宛玉昨天便看出来这人不简单,可没想到这么快就抱上了皇上这条大腿,还把皇上逗得如此开心,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他。

宛儿,驸马提议朕让太子出使东辽,对于此事,你怎么看?

赵宛玉心中一惊,表面却淡淡的说:既然父皇已经决定,那儿臣便预祝父皇的使团旗开得胜!

这也是朕要思虑的事情,好了,今日就到这吧。

从养心殿出来后,赵宛玉若有所思。

自己是重生过来的,所以知晓东辽是个火坑,但那楚怀瑾为何也举荐太子去东辽?

他可是三皇子党的,除非知道东辽的真实情况,不然绝不举荐对手出使东辽的。

难道说,他也是重生过来的?

想到这里,赵宛玉笑着摇摇头,这怎么可能呢。

东宫,太子赵寻怒气冲冲地摔东西。

本宫不管你用什么法子,总之,本宫不准她嫁给那个人,那个人有哪一点能配得上她!?

太子,您喝醉了。沈翊寒目光平视着赵寻。

他一袭白衣,宛若出尘嫡仙。

赵寻眼神迷离地看着他,为什么,我们明明没有血缘关系

沈翊寒目光清澈地回看他,太子

他张嘴欲言,但终究没说,从赵寻手中夺过酒壶,仰头猛灌,酒水溢出,浸透了他的胸襟。

赵寻抱着他的脖子,大哭出声,文若,你帮帮本宫好么?帮我把她抢过来!我不想让她成为别人的,她应该是我的!

他点了点头,好!

他知道,他这么做只是在帮他争夺一件他喜欢的物件,夺过来之后,再帮他保管,直到他问鼎九五的时候,再完完全全地交回给他。

轻叹一息,他出了宫门并未回沈府,而是去了西晋使臣所在的四方公馆。

西晋王子在京城已等待多时,目的是帮父亲迎娶长公主。

想要阻止长公主和楚怀瑾大婚,找他们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
第二日,皇宫内,西晋王子拓跋赞进宫面见皇帝,指责皇上赵淳不遵守约定,明明自己诚意满满的来替父求婚,可皇帝却将长公主嫁给了别人。

长公主多日之前便已许配给了人,拓跋王子错怪朕了。

这次皇帝赵淳确实不在理,是他不想长公主远嫁西晋,才在西晋提出婚约时,急匆匆让长公主嫁人的。

拓跋赞很是气愤,争来争去,他提出了一个方法。

我听说昭阳公主箭法精准,若她能赢了小王,小王即刻打道回府,不再提求娶一事,并回国向父王请旨绝不以此事犯境。

赵淳养了赵宛玉十一年,他知道赵宛玉不喜女红,琴棋书画及监国判案均在行,但却从未听过她善骑射。

陛下为何犹豫,莫不是不想解决问题?拓跋赞有种小人得志的沾沾自喜。

有何不可,我答应你!

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,太清殿外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,众人视线往外,一道清丽的身影款款而来。

拓跋赞看着这个高贵优雅的女子,眼中有光。

赵宛玉目视前方,缓步而来,她于大殿中庭站定,面上无波无色,令人猜不透她想着什么。

想必,这位生得如此美丽的女子,便是北周长公主昭阳公主了吧?!

他嘴里称赞着,目光却一瞬不瞬地盯着面容清丽的昭阳。

如此近距离让他看得恍了神。

他竟不知昭阳公主如此倾国倾城,就像一朵盛开在雪山巅峰之上的玉龙杓兰。

赵宛玉目不斜视,仪态万千地行了大礼,父皇,昭阳愿接受西晋王子的挑战。

好!昭阳公主果然真性情!拓跋赞高兴地鼓掌称赞。

他对自己的箭法是相当自信的,在西晋他称第二,就绝无人敢称第一。

昭阳,你可要想清楚了?这是比箭法,而非吟诗作画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