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巾,黄巾军,黄巾贼。
记忆中有多处提及了这几个字。
这是大名鼎鼎的“黄巾之乱”啊。
黄巾之乱,又称黄巾之祸,差不多可以说是瓦解东汉王朝的一场战争,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起来的大造反,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,即公元184年。
当时朝廷腐败、宦官外戚争斗不止、边疆战事不断,国势日趋疲弱,又因全国大旱,颗粒无收,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被自号为“大贤良师”的张角蛊惑,揭竿而起,因为头扎黄巾,而被称为黄巾贼。
虽然黄巾之乱很快就被剿灭,可却成了东汉王朝灭亡的导火线,数十年的军阀割据之后,最终导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。
这场战乱差不多席卷了大半个中原,而大贤良师张角的大名,早在揭竿之前就已传遍古大地:张角散施符水,为人治病,自称“大贤良师”,青、幽、徐、冀、荆、扬、兖、豫八州之民,家家都供奉张角的牌位名字,信奉他的教徒人数几达数百上千万。
威名之盛,声势之隆,绝对堪称是前无古人了。
难怪会稽郡一个十岁孩童脑子里,都会存有这般的记忆。
黄轩已经明白过来,显然是自己的灵魂穿越到了汉末时代,重生在这个同样名叫黄轩的小儿身上。
尽管这事情非常神奇且不可思议,但这就是事实,纵然他不想来,老天安排他来,他就必须来。
可这个时代,绝不是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。
山贼遍地,兵荒马乱,处处饥荒不说,动则要被乱世割据的军阀屠城灭门。
魏蜀吴三国之间每一场战斗厮杀,都是惨绝人寰的大屠杀。
尸横遍野,杀人盈城。
在黄巾起义爆发前,东汉王朝在册人口大约五千五百多万,而到了三国鼎立时期,短短七八十年间,大地人口仅剩七百多万,最少时期,据说恐怖到只有汉末的十分之一。一直要到晋武帝太康元年,也就是三国时代结束之后的公元280年,才逐渐恢复一千六百余万这一水准。
百年岁月,大地经历一轮轮残酷无比的清洗屠杀,铁骑践踏之下,满目疮痍,终成为一个赤果果的人口大灭绝时代。
留下的,却仅仅只有一部史书,一部演义小说。
穿越到这样的乱世,可谓是大不幸,保不准什么时候天灾人祸一起,自己,包括自己所在的家族,亲朋好友,都会在一夕之间灰飞烟灭,渣渣都不剩一点儿。
但黄轩却全然不惧。
“哼,既来之,则安之,我黄轩,无论身处哪个地方、哪个朝代,都能好好的活下去!”
站起身,略有些不爽的看了自己的细胳膊瘦腿一眼,黄轩走了两步,突然停住了,抬起脚狠狠朝着地板跺了一脚。
这一脚,他的本意只是想着发泄一下内心的那种愤懑,可哪曾想,接下来的一幕却是把黄轩给吓了一跳。
“咔嚓”一声碎响,地板龟裂,落脚处那一块木板居然被他不经意的一脚断成了两截。
“这什么豆腐渣工程?简直跟纸糊的一样......”狂皱眉头的黄轩下意识蹲下身子,摸了摸,触手处却十分坚硬,从材质上来看,木层厚实坚韧,也没有腐朽或者被白蚁侵蚀的迹象。
到底怎么回事?
黄轩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令他内心颤抖的奇特念头......
强忍着内心处的悸动,黄轩深吸一口气后调整了一下呼吸,随即伸出五根白嫩手指,顺着被踩断的木板断面往上一拉。
稀里哗啦,如扯裂帛。
小半个房间的地面木层,竟然都被他给掀了起来。
“这个......”
面对这一幕,黄轩终于惊讶的合不拢嘴了。唯有他自己才知道,刚才没用太大的力气,况且他一个十岁的小不点,哪怕将吃奶的力量都使出来,也根本不可能抓起地板木层的。
但眼前所见,却是大违常理,恐怕一个成年壮汉都做不到吧。
莫非......
心中一个激灵后,头一偏的黄轩看到了房内摆着的一张木桌,他三两步蹿了过去,一抓一举,沉重坚硬的黄杨木桌面轻易举到了头顶,居然......举重若轻。
这不科学。
老天爷......果然给自己开挂了。
用空着的手挠了挠头,想了一会儿后,黄轩嘴角突然一咧,两手分别各抓桌面的一边,猛地往外一撑。
“哗啦......”
那张看起来十分坚实牢靠的桌面散成了两片。
至此,他才算确定了一件事,黄轩跟年龄不符的小眼珠子中露出深沉神光,脸上,也是多出一丝笑意......
......
小半天之后,安静下来的黄轩,差不多搞清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年代和状况。
东汉最后一个皇帝,也就是献帝已经执政,黄巾之乱过去了差不多七八年,具体换算成公元历的话,应该是公元191或者192年。
可到底是191还是192年,他还不是很确定。
父亲黄昭,字德成,三十二岁,担任着县丞一职。
诸暨户口不足万,属于中下县,县令只能称县长,每年俸禄三百五十石,县丞的品级和俸禄就更低了,每年大致有两百石的收入。
中下县的县丞虽然是汉朝官员队伍中最最低级的存在,但放在百里之境,却是了不得的存在,辅佐县令,主管数万人口的文书、钱粮、仓储,走到哪都要被人巴结,可以说是这块地方有名的头脸人物。
所以黄昭除了拿着朝廷两百石的俸禄之外,还有现在黄轩容身的这个庄子,距离县城也就十里左右,庄子里养着几十号的庄丁,产出颇丰。
至少从目前看来,黄轩现在的生活还算得上安定。